关系着39万初三学生升学的《中考说明》出炉。昨天,该说明已经到达不少初三老师手中,老师们发现,考试难度降低、更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该说明的突出特点。昨天,本报邀请了重庆名师解读了今年的《中考说明》。
化学:
氢气的性质等今年不考
“今年的化学考题会简单一些。”重庆一中化学备课组长肖尧敏老师认为。同时,她提醒同学们,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《资料》、《化学 技术 社会》、《拓展性课题》不是今年中考的考试范围,像氢气的性质等内容也不考了。
“今年还会加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。”肖老师建议,同学们要加强对常见物质性质和用途的了解,如氧气、二氧化碳、水、盐酸等等。同时,还应注意物质相互反应的规律,如了解置换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,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,常见的酸碱、盐及其性质等。
降低中考难度后,实验题成为难点了。“要在实验题中取胜,一定要掌握书中重点实验的目的、原理、操作方法、注意事项等,并且作一些综合性的训练。”
英语:
增加翻译填空题“英语科目的考试说明没有太大的变化,”一中英语备课组长李英华老师说,增加了对翻译的要求,根据参考试卷,在今年的中考考题中,第71题就是翻译填空题了。李老师说,以前只是对听说读写作了要求,今年也体现了对翻译的要求。“同学们不用太担心,翻译填空题应该不会太难。”
“要得高分,还得在完型填空、阅读、写作方面下功夫,因为这是体现英语选拔功能的部分,”李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还是要把语法基础复习到位,消化、巩固好,还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技巧,主要是考查对细节的理解。作文一般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话题。同学们一定要关注生活、关注社会。平时要注意连词的使用,多练习长短句的交互使用,简单句、复合句的使用。
物理:
关注重庆与物理有关的时事
“今年物理科目的考点有一些增减,”一中初中物理教研组长袁平老师说,比如力学中减少了声音的产生、传播及传播速度,乐音的三要素、噪音的控制与危害,另外,在热学、光学、电磁学中的考点也有变化。
“中考物理今年不会出现偏题、难题、怪题,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分析能力。同学们一定要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。”袁老师建议,同学们应关注重庆与物理有关的一些时事,特别是重庆本土的时事,因为这些时事可能就会作为题干出现在中考试卷中,考查同学们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袁老师认为,实验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现在着重考查实验的基本技能、原理方法,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语文:
考试范围缩小难度降低
一中语文备课组长窦榆俊老师说。“语文科目识记部分原来考查范围是常用的汉字,今年的范围是教材中涉及到的汉字,考查的四种病句类型也明确列举出来了,作家作品文学常识也只考中国范围内的,这些都缩小了考试范围,降低了难度。”窦老师说。此外,考试说明还详细提出了学生“能策划语文活动,拟定活动方案”。窦老师认为,这一题目的出题背景一般会是与语文相联系的文化现象、语言现象等。
数学:
侧重考学生动手能力
“数学科目的知识点没有太大的变化。”重庆一中初三年级组长、数学备课组长冯肖娅老师这么说。“代数方面弱化了计算的繁杂过程、淡化了特殊技巧,更强调通性通法的运用、解决实际问题,几何淡化了论证,强调了计算和图形的变换的考查。”冯老师说,考试说明侧重考查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“复习时应系统整理知识点,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,加强重点知识的复习。
历史:
考试范围变化大
“今年中考的历史科目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范围了!”昨天,重庆一中历史备课组长李金蓉老师提醒同学们,今年中考历史的考试范围是七年级上册、八年级下册、九年级下册以及重庆历史部分章节,而去年八年级考的是上册。同时,分值分配上,古代史的分值略有提高,近现代史的分值略有下降。
李老师还参加过去年中考历史考卷的阅卷工作,她发现,很多同学存在由于审题不完整,而造成了答题不完整而丢分。
思想品德(政治):考点减少了5个
“思想品德科目的考点由去年的25减到20个,道德部分减少了2个,法律部分减少1个,国情部分减少了2个。”重庆一中政治备课组长廖小华老师发现,各部分考点也略有调整。其中,道德部分删掉了是非善恶、社会公平正义等考点。增加了诚实守信和和谐的共同生活等考点。法律部分删掉了隐私权考点。国情部分删掉了小康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等考点。“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。”廖老师说,还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实际、学生生活实际及重庆实际,如: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、08年奥运、重庆两会等社会热点都值得关注。